湖南法治報訊 通訊員 許文君
村口集市,民警手持宣傳冊耐心講解;街頭巷尾,警車喇叭播放著方言安全提示;繁忙路口,民警宣勸結合的安全畫卷正在展開......
為不斷增強轄區(qū)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,慈利公安宣傳矩陣“多點開花”,路面勸導“疏堵保暢”,安全能力“內化于心”,提升群眾“知危險、會避險”的意識和能力,從源頭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(fā)生,持續(xù)筑牢交通安全防線。
根植基層,讓避險能力“扎”進萬家
交通安全意識提升,必須扎根于最廣大的群眾土壤。慈利公安推動宣傳重心向城鄉(xiāng)接合部和農村地區(qū)延伸,精準覆蓋入戶宣傳與集市宣傳兩大場景。
“夜晚出行千萬要注意來車,穿亮色或淺色衣服?!薄奥愤呠嚵髁看?,過馬路牽好小朋友?!痹趪〉姥鼐€及事故高發(fā)路段旁的居民家中,民警對“一老一小”群體細致講解安全出行要點,特別強調步行通過路口需遵守“一停二看三通過”規(guī)則,并提醒老年人早晚出行盡量穿著顏色鮮亮的衣物,可持手電筒或打開手機照明以提升自身辨識度。
在鄉(xiāng)村集市,民警利用宣傳點、宣傳物料,結合農村交通特點與常見風險,聚焦農用車輛違法載人、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、酒后駕駛、無牌無證行駛等突出問題,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講解“農用三輪車不能拉人”“喝酒不開車”等安全常識,全面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識。
精準發(fā)力,讓安全宣教“聲”入人心
慈利公安主動適應信息傳播新格局,借助微信、微博等新媒體陣地高頻推送安全警示與避險知識,讓安全提醒融入日常指尖滑動。
圍繞“農村路況復雜”“夜間出行要亮燈”“佩戴安全頭盔”等安全要點,民警通過微信平臺以村為單位推送出行安全提示信息,并在日常巡邏過程中,利用警車大喇叭循環(huán)播放安全提示,形成流動的宣傳陣地,讓交通安全鄉(xiāng)音聽得見、聽得懂、記得住。
同時,民警在學校、客運站、加油站、農貿市場等地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宣講,張貼各類道路安全宣傳海報,聚焦“摩電”安全、農用車違法載人等農村常見交通隱患,結合真實案例進行警示剖析,使交通安全知識潛移默化地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。
安全加碼,道路交通勸導齊發(fā)力
面對復雜多變的路面環(huán)境,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早已超越簡單的信息傳遞,成為預防事故,守護生命的關鍵防線。
重點路口“哨兵”常在,高峰時段“守護”加碼,慈利公安將勸導融入“柔性執(zhí)法”,在城區(qū)主干道、鄉(xiāng)村道路與國省道交匯口、村口等重點區(qū)域,在早晚交通高峰時段,民警對于輕微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勸導與宣傳教育,引導駕駛員在日常駕駛活動中嚴格遵守交通規(guī)則,頭盔佩戴率、安全帶使用率穩(wěn)步提升,文明出行氛圍日益濃厚,交通秩序持續(xù)向好。
交通安全,系于千萬家,關乎你我他。慈利公安用“潤物細無聲”的堅持,多點宣傳鋪就了安全知識的“傳播網”,路面勸導構筑了安全行為的“矯正器”,在群眾心中深植規(guī)則意識與敬畏之心。
接下來,慈利公安將持續(xù)推進國省道隱患整治,讓我們警民攜手,讓每一條道路都承載溫馨歸途,讓每一次出發(fā)都指向安然抵達。
責編:王輝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